作為定州市古城恢復項目中重要的工程之一,由金大陸打造的定州博物館將于8月27日正式對公眾開放。此次中山博物館將開放《畿輔文獻》、《漢家陵闕》、《北朝佛陀》、《天下大白》、《塵外千年》、《故鄉星空》等6大展廳。
《畿輔文獻》
《畿輔文獻》陳列展覽位于中山博物館一層,面積約為670㎡。
展廳總體劃分為五大區域,分別為:《畿輔文獻》展示區、木刻雕版展示區、館藏圖書展示區、觀眾閱讀區和小型研究室。此外,在展廳入口與出口一側還設有值班室,為觀眾提供講解導覽、物品存放、圖書借閱等服務。
在這一展廳,觀眾不僅可以瀏覽到珍貴的線裝版畿輔文獻,近距離感受古籍的魅力,還可在小型研究室交流觀展體驗。
《漢家陵闕》
公元前154年,西漢景帝封皇九子劉勝為中山靖王,都盧奴(今定州),設中山國。自此,西漢、東漢十七代中山王綿延達329年之久。定州市共發現并編號漢墓281座,本展覽以“漢家陵闕”為題,還原中山國漢墓原景,集中展示墓中出土的珍貴文物。
漢家陵闕展廳位于博物館二層右側,展廳面積840㎡。展廳主要分為“漢中山國諸王”、“漢中山穆王劉暢”兩大部分,利用多媒體、場景復原、實物陳列等多種方式,順時針推進展覽。展覽中使用全息投影技術復原了劉修墓金縷玉衣,同時對劉興墓場景進行了還原動畫展示,一方面使觀眾能夠更加直觀的對金縷玉衣及劉興墓有所了解,另一方面增加了展廳的趣味性。
《北朝佛陀》
定州是中國北方佛教造像中心,以白石為主要特征的定州白石佛教造像自北魏開始大量生產并流傳各地。本展覽以“北朝佛陀”為題,展示定州博物館所藏北朝佛教造像,呈現佛像的藝術特色。
《北朝佛陀》展覽位于博物館二層展廳,展示面積530㎡,展廳平面空間呈狹長型,展覽以實物陳列為主、結合多媒體等高科技手段,順時針推進展覽。展覽大體可劃分為主展線和輔展線兩大部分。
主展線按照時間順序,集中展示北魏、東魏、北齊的佛造像,以及隋至明清時期的佛教石雕。輔展線則從佛國諸尊、圖說佛像,以及中國歷史上的毀佛運動三方面介紹佛教相關的文化知識,以豐富展覽的知識性、延伸展覽的文化內涵。
陳列展覽整體設計立意打造一個明凈的白石造像空間,把“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的精神表達,圓滿、清凈,自在,提煉化的意會出來。
《天下大白》
定窯是北宋五大名窯之一,定窯產品以“白如玉,薄如紙,聲如磬”為主要特點。北宋時定窯制作精湛,瓷質瑩潤,風格古樸高雅,裝飾絢麗,蘇東坡詩中有“定州花瓷甌,顏色天下白”的美譽。
天下大白展廳位于博物館的三層,面積840㎡,共分為四個單元。展覽以文物的展示為核心,突出重點文物,空間上把宋代文化里的繪畫,家具,花架,花幾,琴桌等元素融入展覽,打造出了一個雅致,安靜的環境,給予觀眾全新的觀看體驗。
《塵外千年》
塵外千年展廳位于定州博物館3層,面積840㎡。展覽共分為六個單元:一單元塔基地宮,二單元舍利,三單元佛教造像,四單元香具潔器,五單元供養品,六單元歷代錢幣。其中一二單元為重點展示內容。
在這一展廳,觀眾不僅可以觀看到按照實際比例復原的凈眾院塔基以及舍利金塔,還可以欣賞到造型精美的鎏金銅天王像、彩繪木雕力士像,并從中縱覽古代佛教寺廟藝術的莊嚴與宏大,感受佛教文化的魅力。
《故鄉星空》
故鄉星空展區面積約530㎡。在其中展出是定州41位歷史上各個時期、各個領域著名人物。展覽以文字、圖片、繪畫、場景復原、多媒體技術以及雕塑技術等多種手段,致力于打造一個屬于定州名人的人文精神殿堂。
展覽依據歷史年代的編年依次展示了從戰國時期的李悝到近代的張寒暉。其中重點突出了李悝、李延年、劉琨、崔護、劉禹錫、高賦、馬應龍、王灝、張寒暉等幾位名人大家。

定州博物館
開館日期:8月27日
開放時間:博物館每周二至周日對外開放,周一需閉館進行設備維護。逢重大節假日,博物館將根據實際情況另行通知參觀時間。
購票方式:觀眾需持本人身份證到博物館前方換票窗口進行換票。